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64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1-2013-10收治的124例CVST患者资料,其中病程≤8.5 d者64例,病程>8.5 d者60例。所有患者接受抗凝治疗,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0.4 mL (5000 U )皮下注射,用量2次/d ,q12h;持续3~23 d(平均12 d)。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表现、腰穿结果,评估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早期抗凝与晚期抗凝的效果。结果除言语障碍外,出院时患者各项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病程中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7例患者进行腰穿初查及复查,复查时平均颅内压(260.24±64.79)mmH2 O ,低于初次腰穿颅内压(318.75±69.46)mmH2 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0.32%,其中中早期抗凝痊愈率(71.88%)高于晚期(23.33%)(P<0.05)。结论对CVST采用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早期抗凝比晚期痊愈率高。

作者:沙瑞娟;华平;姬莉;陈洁

来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1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64
作者:
沙瑞娟;华平;姬莉;陈洁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19期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1-2013-10收治的124例CVST患者资料,其中病程≤8.5 d者64例,病程>8.5 d者60例。所有患者接受抗凝治疗,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0.4 mL (5000 U )皮下注射,用量2次/d ,q12h;持续3~23 d(平均12 d)。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表现、腰穿结果,评估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早期抗凝与晚期抗凝的效果。结果除言语障碍外,出院时患者各项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病程中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7例患者进行腰穿初查及复查,复查时平均颅内压(260.24±64.79)mmH2 O ,低于初次腰穿颅内压(318.75±69.46)mmH2 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0.32%,其中中早期抗凝痊愈率(71.88%)高于晚期(23.33%)(P<0.05)。结论对CVST采用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早期抗凝比晚期痊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