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20

目的 研究红活麻的抗炎活性部位及其化学成分.方法 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红活麻不同提取部位对NO释放量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技术对红活麻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利用SAS 9.30软件对给药组和LPS组NO的含量进行t检验,比较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与LPS组相比,石油醚部位对NO的释放量影响不明显(P<0.05).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在浓度为15.5、31.25、62.5 μg/mL时,均表现出对NO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给药浓度都在62.5 μg/mL时,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对NO释放量的抑制为11.42

作者:韩红园;索亚然;刘新;吴怡青;代一航;倪媛媛;杨冉冉;乔艺涵;马志强;林瑞超

来源:环球中医药 2018 年 1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20
作者:
韩红园;索亚然;刘新;吴怡青;代一航;倪媛媛;杨冉冉;乔艺涵;马志强;林瑞超
来源:
环球中医药 2018 年 11卷 5期
标签:
红活麻 抗炎活性 化学成分 细胞模型 Laportea bulbifera(Sie.et Zucc.)Wed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Chemical constituent Cell model
目的 研究红活麻的抗炎活性部位及其化学成分.方法 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红活麻不同提取部位对NO释放量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技术对红活麻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利用SAS 9.30软件对给药组和LPS组NO的含量进行t检验,比较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与LPS组相比,石油醚部位对NO的释放量影响不明显(P<0.05).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在浓度为15.5、31.25、62.5 μg/mL时,均表现出对NO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给药浓度都在62.5 μg/mL时,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对NO释放量的抑制为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