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8 | 下载10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与多导睡眠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6例有明显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组)、20例无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非自杀组)、2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多导睡眠图,并进行睡眠参数比较.结果: ①抑郁症自杀组与非自杀组均存在诸多睡眠指标的异常,包括睡眠总时间减少、慢波睡眠百分比降低、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降低、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增加、觉睡比和睡眠阶段S1百分比增加、REM睡眠潜伏期缩短以及REM密度增加.②自杀组与非自杀组相比,前者在睡眠进程方面表现为更加频繁的觉醒、更长的觉醒时间、更高的觉睡比以及更低的睡眠维持率,在REM睡眠方面,前者表现为更加严重的REM睡眠脱抑制,如REM睡眠潜伏期更短、整夜REM睡眠时间更长,整夜及第一个REM睡眠百分比更高、REM活动度和强度更高.结论: 抑郁症的睡眠维持障碍和REM睡眠紊乱与其自杀倾向可能具有密切联系,表现为频繁的觉醒、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活动度和强度增加以及REM睡眠时间延长的抑郁症患者可能预示更高的自杀风险.

作者:邓先华;孙学礼;张波;舒放;唐娴

来源:华西医学 2007 年 2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8 | 下载:105
作者:
邓先华;孙学礼;张波;舒放;唐娴
来源:
华西医学 2007 年 22卷 1期
标签:
抑郁症 自杀 多导睡眠描记术 睡眠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与多导睡眠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6例有明显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组)、20例无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非自杀组)、2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多导睡眠图,并进行睡眠参数比较.结果: ①抑郁症自杀组与非自杀组均存在诸多睡眠指标的异常,包括睡眠总时间减少、慢波睡眠百分比降低、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降低、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增加、觉睡比和睡眠阶段S1百分比增加、REM睡眠潜伏期缩短以及REM密度增加.②自杀组与非自杀组相比,前者在睡眠进程方面表现为更加频繁的觉醒、更长的觉醒时间、更高的觉睡比以及更低的睡眠维持率,在REM睡眠方面,前者表现为更加严重的REM睡眠脱抑制,如REM睡眠潜伏期更短、整夜REM睡眠时间更长,整夜及第一个REM睡眠百分比更高、REM活动度和强度更高.结论: 抑郁症的睡眠维持障碍和REM睡眠紊乱与其自杀倾向可能具有密切联系,表现为频繁的觉醒、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活动度和强度增加以及REM睡眠时间延长的抑郁症患者可能预示更高的自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