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6 | 下载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2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出院/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111例,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临床结局分为普通型组(A组,36例)、重症存活组(B组,35例)、重症死亡组(C组,40例),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凝血相关指标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11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增高比例分别为24.3%、7.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小板(PLT)增高占比分别为25.2%、59.5%、0.9%和16.2%,降低占比分别为10%、5.4%、36%和14.4%;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分别为0.95(0.49,5.24)mg/L和3.57(1.51,16.86)mg/L.除APTT以外,PT、TT、FIB、AT-Ⅲ和PLT三组间构成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中PT、TT增高,FIB、AT-Ⅲ、PLT降低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D-D、FDP在A、B、C三组间呈现"阶梯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比例较高,且符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生理特征,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可能出现DIC进程加剧并引发不

作者:秦志均;刘磊;李怡;杨曦;李霞;刘家盛;罗建飞;刘丹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年 4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6 | 下载:0
作者:
秦志均;刘磊;李怡;杨曦;李霞;刘家盛;罗建飞;刘丹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年 42卷 1期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凝血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2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出院/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111例,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临床结局分为普通型组(A组,36例)、重症存活组(B组,35例)、重症死亡组(C组,40例),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凝血相关指标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11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增高比例分别为24.3%、7.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小板(PLT)增高占比分别为25.2%、59.5%、0.9%和16.2%,降低占比分别为10%、5.4%、36%和14.4%;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分别为0.95(0.49,5.24)mg/L和3.57(1.51,16.86)mg/L.除APTT以外,PT、TT、FIB、AT-Ⅲ和PLT三组间构成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中PT、TT增高,FIB、AT-Ⅲ、PLT降低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D-D、FDP在A、B、C三组间呈现"阶梯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比例较高,且符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生理特征,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可能出现DIC进程加剧并引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