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0

目的探讨新生动物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β1-整合素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新生大鼠不同时段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β1-整合素及其mRN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布和表达量.结果①β1-整合素在正常时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的细胞膜上;缺血0.5 h后其分布的变化不明显;再灌注0.5 h后β1-整合素开始向细胞侧壁和顶部转移;再灌注2 h后这种改变最明显并伴表达的减少和肾小管结构的破坏,但肾小管腔中没有表达;从再灌注24 h起开始进入恢复阶段,β1-整合素逐渐重新回到基底部;再灌注120 h后恢复阶段基本结束,但表达量仍低于正常.②β1-整合素mRNA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缺血再灌注0.5~2 h其表达量较正常时无减少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再灌注24~120 h后仍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β1-整合素在缺血再灌注时分布发生"去极化"现象并伴随表达减少,而其mRNA的表达不降反升高,说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同时存在影响β1-整合素分布和其合成的因素.

作者:余波;姚裕家;杨凡;李炜如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年 3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0
作者:
余波;姚裕家;杨凡;李炜如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年 35卷 3期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β1整合素
目的探讨新生动物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β1-整合素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新生大鼠不同时段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β1-整合素及其mRN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布和表达量.结果①β1-整合素在正常时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的细胞膜上;缺血0.5 h后其分布的变化不明显;再灌注0.5 h后β1-整合素开始向细胞侧壁和顶部转移;再灌注2 h后这种改变最明显并伴表达的减少和肾小管结构的破坏,但肾小管腔中没有表达;从再灌注24 h起开始进入恢复阶段,β1-整合素逐渐重新回到基底部;再灌注120 h后恢复阶段基本结束,但表达量仍低于正常.②β1-整合素mRNA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缺血再灌注0.5~2 h其表达量较正常时无减少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再灌注24~120 h后仍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β1-整合素在缺血再灌注时分布发生"去极化"现象并伴随表达减少,而其mRNA的表达不降反升高,说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同时存在影响β1-整合素分布和其合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