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71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后人体肠粘膜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AP患者随机分成EN组(20例)和TPN组(20例),在分别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后,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营养支持效果;并用新的微创方法获取活体肠粘膜标本,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粘膜结构的变化.结果 EN组患者PAB水平在术后7 d和14 d时高于TPN组(P<0.05),而TRF水平在观察期内各组没有明显差别;光镜下观察,术后14 d EN组空肠绒毛高度高于TPN组(P<0.05),电镜下,术后14 d EN组空肠上皮细胞微绒毛高度也高于TPN组(P<0.05),同时也高于自身的营养支持前的微绒毛高度(P<0.05).在TPN组术后14 d还观察到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脊变粗、粗面内质网和核仁肿胀,细胞紧密联结处出现异物沉淀等病理学改变,而EN组则无上述现象.结论 对SAP患者术后早期实施EN能够保护肠粘膜结构,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TPN.

作者:田伯乐;曹鸿峰;胡伟明;刘续宝;韩方海;何满西;李全生;张肇达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年 3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71
作者:
田伯乐;曹鸿峰;胡伟明;刘续宝;韩方海;何满西;李全生;张肇达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年 38卷 2期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急性胰腺炎 治疗 肠粘膜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后人体肠粘膜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AP患者随机分成EN组(20例)和TPN组(20例),在分别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后,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营养支持效果;并用新的微创方法获取活体肠粘膜标本,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粘膜结构的变化.结果 EN组患者PAB水平在术后7 d和14 d时高于TPN组(P<0.05),而TRF水平在观察期内各组没有明显差别;光镜下观察,术后14 d EN组空肠绒毛高度高于TPN组(P<0.05),电镜下,术后14 d EN组空肠上皮细胞微绒毛高度也高于TPN组(P<0.05),同时也高于自身的营养支持前的微绒毛高度(P<0.05).在TPN组术后14 d还观察到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脊变粗、粗面内质网和核仁肿胀,细胞紧密联结处出现异物沉淀等病理学改变,而EN组则无上述现象.结论 对SAP患者术后早期实施EN能够保护肠粘膜结构,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T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