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0

目的 报道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敏感药物、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17年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培养结果.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病例共14例(18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8例(12眼)中,其中4例原因不明,2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9例,曲霉菌属3例,枝顶孢属1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在可测视力的13例患者(17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8眼(66.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20%)视力改善.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61.5%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结论 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作者:杨旭波;黄志翾;毛宇;徐筑萍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年 4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0
作者:
杨旭波;黄志翾;毛宇;徐筑萍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年 49卷 3期
标签:
真菌性眼内炎 临床分析 致病菌 预后
目的 报道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敏感药物、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17年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培养结果.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病例共14例(18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8例(12眼)中,其中4例原因不明,2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9例,曲霉菌属3例,枝顶孢属1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在可测视力的13例患者(17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8眼(66.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20%)视力改善.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61.5%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结论 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