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0

目的 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OCS)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省3所高校的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中文版强迫量表修订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自编大学生留守经历基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2 291名,强迫症状检出率26.5%.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在与父母见面频率、看护人教养方式、与看护人之间的矛盾、吸烟和饮酒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看护人采取严厉型教养方式(OR=1.300,95%CI:1.025~1.649,P=0.030)、放纵型教养方式(OR=1.372,95%CI:1.017~1.852,P=0.038)、吸烟(OR=1.982,95% CI:1.305~3.011,P=0.001)、有抑郁症状(OR=2.423,95% CI:1.954~3.005,P<0.001)、中自尊(OR=0.604,95% CI:0.481 ~0.759,P<0.001)以及高自尊(OR=0.488,95%CI:0.362 ~0.659,P<0.001)是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较高,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

作者:刘伟;李娟;于邦林;秦若芳;曹秀菁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年 2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0
作者:
刘伟;李娟;于邦林;秦若芳;曹秀菁
来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年 23卷 5期
标签:
留守经历 强迫症状 抑郁症状 自尊
目的 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OCS)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省3所高校的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中文版强迫量表修订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自编大学生留守经历基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2 291名,强迫症状检出率26.5%.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在与父母见面频率、看护人教养方式、与看护人之间的矛盾、吸烟和饮酒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看护人采取严厉型教养方式(OR=1.300,95%CI:1.025~1.649,P=0.030)、放纵型教养方式(OR=1.372,95%CI:1.017~1.852,P=0.038)、吸烟(OR=1.982,95% CI:1.305~3.011,P=0.001)、有抑郁症状(OR=2.423,95% CI:1.954~3.005,P<0.001)、中自尊(OR=0.604,95% CI:0.481 ~0.759,P<0.001)以及高自尊(OR=0.488,95%CI:0.362 ~0.659,P<0.001)是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较高,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