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目的 分析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发展中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制作C57BL/6小鼠MODS模型,观察伤后不同阶段动物脏器功能的变化和死亡率,并监测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致伤后12h~2d,血清中反映脏器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5~7d恢复至接近正常值,而伤后10~12d再次升高(P<0.05或P<0.01),与动物在伤后1~2d和10~12d两个阶段的死亡高峰对应.血清细胞因子含量随病程进展呈序贯性变化:伤后6~12h,TNF和IL-1含量增加;1d后HMGB1含量增加;伤后5d,IL-10大幅增加;IL-2和IL-12在病程发展中呈降低趋势;病程晚期即伤后10d,致炎和抗炎因子含量均在较高水平,而IL-2和IL-12大幅降低.结论 MODS病程进展过程中,血清多种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含量呈序贯性变化,表现为早期免疫活化为主、晚期免疫耐受占优势的特征,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作者:吕艺;刘茜;赵敏;陆江阳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 年 39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作者:
吕艺;刘茜;赵敏;陆江阳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 年 39卷 7期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酵母多糖 血清 细胞因子类 multiple organ failure zymosan serum cytokines
目的 分析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发展中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制作C57BL/6小鼠MODS模型,观察伤后不同阶段动物脏器功能的变化和死亡率,并监测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致伤后12h~2d,血清中反映脏器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5~7d恢复至接近正常值,而伤后10~12d再次升高(P<0.05或P<0.01),与动物在伤后1~2d和10~12d两个阶段的死亡高峰对应.血清细胞因子含量随病程进展呈序贯性变化:伤后6~12h,TNF和IL-1含量增加;1d后HMGB1含量增加;伤后5d,IL-10大幅增加;IL-2和IL-12在病程发展中呈降低趋势;病程晚期即伤后10d,致炎和抗炎因子含量均在较高水平,而IL-2和IL-12大幅降低.结论 MODS病程进展过程中,血清多种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含量呈序贯性变化,表现为早期免疫活化为主、晚期免疫耐受占优势的特征,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