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1 | 下载40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EVAR术的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内漏分为内漏组、无内漏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影像学特点、手术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TEVAR术后Ⅰ型内漏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例患者,其中内漏组14例,无内漏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组、无内漏组患者主动脉弓曲率半径(RoC)分别为(23.43±3.98) mm、(30.85-4.33)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近端锚定区长度分别为(13.23±6.71) mm、(32.85±14.97)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弓RoC(OR=0.664,95%CI=0.468~0.942,P=0.022)、近端锚定区长度(OR=0.833,95%CI=0.719~0.964,P=0.014)是TEVAR术后患者Ⅰ型内漏的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弓RoC和近端锚定区长度是Stanford B型AD患者T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素萍;简远熙;张文卿;杨帆;张娅;王家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 年 30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1 | 下载:40
作者:
杨素萍;简远熙;张文卿;杨帆;张娅;王家平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 年 30卷 8期
标签:
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内漏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EVAR术的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内漏分为内漏组、无内漏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影像学特点、手术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TEVAR术后Ⅰ型内漏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例患者,其中内漏组14例,无内漏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组、无内漏组患者主动脉弓曲率半径(RoC)分别为(23.43±3.98) mm、(30.85-4.33)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近端锚定区长度分别为(13.23±6.71) mm、(32.85±14.97)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弓RoC(OR=0.664,95%CI=0.468~0.942,P=0.022)、近端锚定区长度(OR=0.833,95%CI=0.719~0.964,P=0.014)是TEVAR术后患者Ⅰ型内漏的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弓RoC和近端锚定区长度是Stanford B型AD患者T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