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0 | 下载8

目的 利用ICR小鼠改进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脑程序控制的穿梭箱条件反射系统,每天360次、连续4d给予ICR小鼠不可逃避性足底电击(IS)诱导训练,每次电击持续2 s,平均间歇8 s,电流强度0.3mA.经过穿梭箱回避程序筛选,将电击诱导组小鼠分为模型组(IS组,灌胃给予溶剂,连续5d,1次/d)和氟西汀治疗组(FLU组,灌胃剂量10 mg/kg,连续5d,1次/d).诱导训练后,连续4d采用延迟的逃避行为测试程序测定小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和逃避潜伏期.结果 诱导训练后第2、4、8天,与非电击(NIS)组比较,IS组逃避失败次数均显著增加.在诱导训练后第2~5天,与IS组比较,FLU组逃避失败次数显著减少,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结论 通过改进措施,利用ICR小鼠可建立稳定的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为抗抑郁药物药效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行为学方法.

作者:赵楠;安磊;张有志;王真真;李云峰

来源:军事医学 2013 年 3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0 | 下载:8
作者:
赵楠;安磊;张有志;王真真;李云峰
来源:
军事医学 2013 年 37卷 6期
标签:
抑郁动物模型 获得性无助 ICR小鼠 穿梭箱逃避反应 氟西汀 animal model of depression learned helplessness ICR mice shuttle-box escape response fluoxetine
目的 利用ICR小鼠改进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脑程序控制的穿梭箱条件反射系统,每天360次、连续4d给予ICR小鼠不可逃避性足底电击(IS)诱导训练,每次电击持续2 s,平均间歇8 s,电流强度0.3mA.经过穿梭箱回避程序筛选,将电击诱导组小鼠分为模型组(IS组,灌胃给予溶剂,连续5d,1次/d)和氟西汀治疗组(FLU组,灌胃剂量10 mg/kg,连续5d,1次/d).诱导训练后,连续4d采用延迟的逃避行为测试程序测定小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和逃避潜伏期.结果 诱导训练后第2、4、8天,与非电击(NIS)组比较,IS组逃避失败次数均显著增加.在诱导训练后第2~5天,与IS组比较,FLU组逃避失败次数显著减少,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结论 通过改进措施,利用ICR小鼠可建立稳定的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为抗抑郁药物药效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行为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