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5 | 下载0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浓缩红细胞(CRB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第一个24 h内被输注的FFP量和CRBC量的不同比例(100ml:1U),65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L)组,22例,FFP:CRBC=1:6.5;中比例(M)组,20例,FFP:CRBC=1:3;高比例(H)组,23例,FFP:CRBC=1:1.1.行相关凝血指标实验室结果分析.结果 输血6h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异常.输血12 h后,H组的PT、APTT、TT和FIB均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明显优于L组(P<0.01),M组的4项指标略好于L组.结论 大量输血容易造成稀释性低凝状态,建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FFP和C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治疗有利于维持凝血功能.

作者:詹以安;钱克俭;王联群;曾振国;刘芬;朱峰;聂成;夏亮

来源:江苏医药 2012 年 38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5 | 下载:0
作者:
詹以安;钱克俭;王联群;曾振国;刘芬;朱峰;聂成;夏亮
来源:
江苏医药 2012 年 38卷 1期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成份输血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功能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浓缩红细胞(CRB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第一个24 h内被输注的FFP量和CRBC量的不同比例(100ml:1U),65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L)组,22例,FFP:CRBC=1:6.5;中比例(M)组,20例,FFP:CRBC=1:3;高比例(H)组,23例,FFP:CRBC=1:1.1.行相关凝血指标实验室结果分析.结果 输血6h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异常.输血12 h后,H组的PT、APTT、TT和FIB均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明显优于L组(P<0.01),M组的4项指标略好于L组.结论 大量输血容易造成稀释性低凝状态,建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FFP和C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治疗有利于维持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