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4

目的:通过 CT 三维重建标示盆腔血管分叉处及 X 线下测量阴道顶端制定合理的放射野。分析体质指数、宽棘比、髋高比与盆腔放射野是否存在关联。方法CT 三维重建血管,标示相关血管分叉处,测量血管分叉与所对应常规放射野的边界的距离,X 线机下测量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阴道顶端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制定更为合理的放射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体质指数、髂高比、宽棘比与盆腔放射野的关系。结果定位 L4、5椎体间隙基本上包含了大部分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腹主动脉分叉位于 L4、5椎体间隙4例(9%),L4椎体中心处41例(63%), L3、4椎体间隙14例(22%),L3、4椎体间隙以上4例(6%)。左侧外移至骨盆外2.2 cm 时,合适侧界所占比例达到最大(63%)。右侧骨盆外移至2.4 cm 时,合适侧界所占比例达到最大(62%)。19例(75%)好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方2 cm。体质指数与放射野的相关测距没有任何相关性,其余参数与放射野的相关测距无相关性,但意义不大。结论放射野上界位于 L4、5椎体间隙包含大部分髂总动脉分叉,如髂总淋巴结转移,上界需要上移至 L3、L4之间,少部分甚至需要上移更高位置,左侧界应移至骨盆外2.2 cm ,右侧界应移至骨盆外2.4 cm,下界应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方2 cm。

作者:双泽良;吴海根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4
作者:
双泽良;吴海根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年 3期
标签:
宫颈癌 放射野 体质指数 宽棘比 髋高比 cervical cancer radiation field body mass index width spin ratio hip high specific
目的:通过 CT 三维重建标示盆腔血管分叉处及 X 线下测量阴道顶端制定合理的放射野。分析体质指数、宽棘比、髋高比与盆腔放射野是否存在关联。方法CT 三维重建血管,标示相关血管分叉处,测量血管分叉与所对应常规放射野的边界的距离,X 线机下测量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阴道顶端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制定更为合理的放射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体质指数、髂高比、宽棘比与盆腔放射野的关系。结果定位 L4、5椎体间隙基本上包含了大部分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腹主动脉分叉位于 L4、5椎体间隙4例(9%),L4椎体中心处41例(63%), L3、4椎体间隙14例(22%),L3、4椎体间隙以上4例(6%)。左侧外移至骨盆外2.2 cm 时,合适侧界所占比例达到最大(63%)。右侧骨盆外移至2.4 cm 时,合适侧界所占比例达到最大(62%)。19例(75%)好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方2 cm。体质指数与放射野的相关测距没有任何相关性,其余参数与放射野的相关测距无相关性,但意义不大。结论放射野上界位于 L4、5椎体间隙包含大部分髂总动脉分叉,如髂总淋巴结转移,上界需要上移至 L3、L4之间,少部分甚至需要上移更高位置,左侧界应移至骨盆外2.2 cm ,右侧界应移至骨盆外2.4 cm,下界应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方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