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48

目的 评价一期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治52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侵犯1个椎体14例,2个35例,3个3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18例,脊柱后凸畸形21例.术前、术后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通过经椎弓根截骨的方式进行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灶清除后采用结构性支撑,19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33例采用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骨粒行椎间融合,记录术后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8个月,手术时间96~175 min,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均未输血;发生并发症5例(9.6%),1例出现硬脊膜损伤,3例窦道形成,1例合并肺部感染.共18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有3例B级术后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11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8例;4例D级全部恢复至E级.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6.3%,末次随访时为79.6%.术前和术后1年比较,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R为5.9~16.1 mm/h、CRP为4.5~10.0 mg/L.随访1年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治愈率为100%.结论 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该术式能满意地清除病灶、椎体间植骨,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进南;陈谷才;刘刚;曹树海;郭李斌;钱伟;王源汉

来源:颈腰痛杂志 2016 年 3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48
作者:
刘进南;陈谷才;刘刚;曹树海;郭李斌;钱伟;王源汉
来源:
颈腰痛杂志 2016 年 37卷 4期
标签:
经椎弓根截骨 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后路内固定 transpedicular osteotomy thoracic tuberculosis debridement bone graft fusion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目的 评价一期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治52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侵犯1个椎体14例,2个35例,3个3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18例,脊柱后凸畸形21例.术前、术后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通过经椎弓根截骨的方式进行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灶清除后采用结构性支撑,19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33例采用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骨粒行椎间融合,记录术后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8个月,手术时间96~175 min,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均未输血;发生并发症5例(9.6%),1例出现硬脊膜损伤,3例窦道形成,1例合并肺部感染.共18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有3例B级术后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11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8例;4例D级全部恢复至E级.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6.3%,末次随访时为79.6%.术前和术后1年比较,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R为5.9~16.1 mm/h、CRP为4.5~10.0 mg/L.随访1年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治愈率为100%.结论 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该术式能满意地清除病灶、椎体间植骨,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