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8 | 下载20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与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并出现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且胸片提示考虑诊断为HMD的403例早产儿,依据家属经济条件使用旨剂PS情况分三组进行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低剂量PS组(L-PS组,剂量≤100 mg/kg,n=188)、高剂量PS组(H-PS组,剂量>100mg/kg,n=94)和未使用PS组(N-PS组, n=121);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比较观察PS治疗6 h后患儿吸氧浓度(FiO2)、肺部氧合功能,以及三组问观察总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和BPD发生情况.结果 与N-PS组患儿比较,在给予Ps治疗6 h后,L-PS组和H-PS组两组患儿的FiO2,OI明显降低,PO2和a/A PO2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氧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较少发生再次插管机械通气(P<0.05);且以H-PS组患儿改变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组患儿BPD发生(11例,11.7

作者:叶秀桢;杨杰;吴婕翎;邓群娣;聂川;李文成;王越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8 | 下载:200
作者:
叶秀桢;杨杰;吴婕翎;邓群娣;聂川;李文成;王越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6期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透明膜病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婴儿,早产 Surfactant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fant,Premature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与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并出现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且胸片提示考虑诊断为HMD的403例早产儿,依据家属经济条件使用旨剂PS情况分三组进行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低剂量PS组(L-PS组,剂量≤100 mg/kg,n=188)、高剂量PS组(H-PS组,剂量>100mg/kg,n=94)和未使用PS组(N-PS组, n=121);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比较观察PS治疗6 h后患儿吸氧浓度(FiO2)、肺部氧合功能,以及三组问观察总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和BPD发生情况.结果 与N-PS组患儿比较,在给予Ps治疗6 h后,L-PS组和H-PS组两组患儿的FiO2,OI明显降低,PO2和a/A PO2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氧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较少发生再次插管机械通气(P<0.05);且以H-PS组患儿改变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组患儿BPD发生(11例,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