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3 | 下载166

目的 通过电诱导室颤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动态观察大鼠复苏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以建立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模型.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复苏后(post-resuscitation,PR) 4h组、PR 12 h组、PR24 h组、PR 72 h组及假手术(Sham)组.持续交流电刺激右心室内膜致颤,心搏骤停8 min后开始予6min的胸外按压和同步机械通气,后予双相波除颤.各组至观察时间点检测血清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线粒体呼吸功能及组织病理学.结果 32只大鼠成功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率为86%;与Sham组比较,复苏后4h出现严重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随后心功能逐步改善;复苏后72 h射血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壁增厚并心肌做功指数增加;组织病理学可见间质增生.结论 成功通过电诱导室颤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模型.

作者:赵燊;何宇敏;许冰;李恒;戴木森;陈锋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3 | 下载:166
作者:
赵燊;何宇敏;许冰;李恒;戴木森;陈锋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年 26卷 1期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心功能不全 线粒体 动物模型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Mitochondrion Animal model
目的 通过电诱导室颤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动态观察大鼠复苏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以建立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模型.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复苏后(post-resuscitation,PR) 4h组、PR 12 h组、PR24 h组、PR 72 h组及假手术(Sham)组.持续交流电刺激右心室内膜致颤,心搏骤停8 min后开始予6min的胸外按压和同步机械通气,后予双相波除颤.各组至观察时间点检测血清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线粒体呼吸功能及组织病理学.结果 32只大鼠成功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率为86%;与Sham组比较,复苏后4h出现严重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随后心功能逐步改善;复苏后72 h射血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壁增厚并心肌做功指数增加;组织病理学可见间质增生.结论 成功通过电诱导室颤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