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5 | 下载181

目的 观察在徒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过程中,气垫床的使用对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名经过正规CPR培训的医生,以模拟人为研究对象,按照《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进行A、B、C三组顺序随机的徒手连续2 min胸外按压操作,每次按压之间休息10 min.A组为在普通硬床上进行按压,B组在气垫床上加硬背板进行按压,C组在气垫床上进行按压.使用实时反馈仪收集按压的频率、深度、滞留率、按压太浅次数和准确率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三组间按压质量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结果 在按压频率方面,三组分别为(107.9±5.1)次/min vs.(107.7±4.56)次/min vs.(109.7±4.86)次/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压深度方面,A组和B组均优于C组,分别为(53.45±2.04)mm,(52.65±2.13)mm vs.(48.45±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按压太浅次数明显高于A、B两组,为(97.3±23.4)vs.(23.6±19.3)次,(35.3±33.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压滞留方面,A组回弹较B和C组都好,滞留率分别是(58.43±4.17)%vs.(62.51±4.37)%,(62.63±4.22)%,差异有统计

作者:邹洋洋;夏威;陈立旻;曹爽;华天凤;杨旻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年 2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5 | 下载:181
作者:
邹洋洋;夏威;陈立旻;曹爽;华天凤;杨旻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年 27卷 12期
标签:
徒手胸外按压 气垫床 心肺复苏 按压质量 Hands-only chest compression Air mattress b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of chest compressions
目的 观察在徒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过程中,气垫床的使用对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名经过正规CPR培训的医生,以模拟人为研究对象,按照《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进行A、B、C三组顺序随机的徒手连续2 min胸外按压操作,每次按压之间休息10 min.A组为在普通硬床上进行按压,B组在气垫床上加硬背板进行按压,C组在气垫床上进行按压.使用实时反馈仪收集按压的频率、深度、滞留率、按压太浅次数和准确率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三组间按压质量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结果 在按压频率方面,三组分别为(107.9±5.1)次/min vs.(107.7±4.56)次/min vs.(109.7±4.86)次/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压深度方面,A组和B组均优于C组,分别为(53.45±2.04)mm,(52.65±2.13)mm vs.(48.45±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按压太浅次数明显高于A、B两组,为(97.3±23.4)vs.(23.6±19.3)次,(35.3±33.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压滞留方面,A组回弹较B和C组都好,滞留率分别是(58.43±4.17)%vs.(62.51±4.37)%,(62.63±4.22)%,差异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