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4 | 下载170

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病(lymphoepithelial lesion,LEL)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9例淋巴上皮病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巴上皮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左右,无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肿块或涎腺弥漫性肿大.肿块界清,直径0.6~4.6 cm不等,活动度尚可,多数位于耳垂周围,良性者质地中等,恶性者质地较硬.一般无自发痛及面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有轻压痛.无眼干、口干及关节疼痛等症状.淋巴上皮病可累及双侧腺体,绝大多数发生于大涎腺,腮腺最常见,且常呈多病灶.该病患者血清球蛋白往往升高,白球比下降.结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规律性.结合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旭东;翦新春

来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9 年 1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4 | 下载:170
作者:
李旭东;翦新春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9 年 19卷 2期
标签:
淋巴上皮病 淋巴上皮癌 诊断 涎腺
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病(lymphoepithelial lesion,LEL)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9例淋巴上皮病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巴上皮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左右,无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肿块或涎腺弥漫性肿大.肿块界清,直径0.6~4.6 cm不等,活动度尚可,多数位于耳垂周围,良性者质地中等,恶性者质地较硬.一般无自发痛及面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有轻压痛.无眼干、口干及关节疼痛等症状.淋巴上皮病可累及双侧腺体,绝大多数发生于大涎腺,腮腺最常见,且常呈多病灶.该病患者血清球蛋白往往升高,白球比下降.结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规律性.结合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