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118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下颌后缩青少年吞咽时肌肉肌电图和下颌运动描记图进行研究,探索下颌后缩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名安氏Ⅱ类下颌后缩青少年(安氏Ⅱ类组)与28名安氏Ⅰ类青少年(对照组)进行吞咽时颞肌前束、咬肌、颏肌肌电幅值及下颌运动范围进行测量,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研究所得的计量数据以(中位数M上(Q25),下(Q75)四分位数)表示.1.安氏Ⅱ类组右侧颞肌前束肌电幅值(3.2(1.7,4.4) μV)小于对照组(5.0(2.7,12.9)μV),双侧咬肌肌电幅值(右3.2(2.2,5.7) μV/左3.1(1.9,4.8)μV)小于对照组(右5.6(3.1,9.7)μV/左4.7(2.6,9.8)μV),双侧颏肌肌电幅值(右22.1(15.2,40.1)μV/左21.9(13.1,36.9) μV)大于对照组(右13.7(7.3,20.7)μV/左10.8(7.0,22.8) μV).2.安氏Ⅱ类组吞咽颌位垂直向偏离(1.2(0.3,2.0)mm)大于对照组(0.5(0.2,1.0) mm)、冠状向偏离(0.4(0.2,0.7)mm)大于对照组(0.2(0.1,0.3)mm),矢状向偏离(-0.4(-1.1,0.3)mm)比对照组(0.1(-0.1,0.4)mm)更为偏前.吞咽过程中下颌垂直向位移(1.6(1.1,3.0) mm)大于对照组(1.0(0.5,1.6) mm),冠状向位移(0.3(0.1,0.8) mm)大于对照组(0.1(0.0,0.2) mm),矢状向位移(-0.4(-1.8,0.5)mm)比对照组(0.0(-0.3,0.4)mm)向前更多.结论 相比于安氏Ⅰ类患者,安氏Ⅱ类下颌后

作者:侯力瑜;李巍然

来源: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 年 2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118
作者:
侯力瑜;李巍然
来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 年 23卷 3期
标签:
安氏Ⅱ类 吞咽 肌电 下颌运动 Angle classⅡ Swallowing Electromyography Mandibular kinesiograph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下颌后缩青少年吞咽时肌肉肌电图和下颌运动描记图进行研究,探索下颌后缩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名安氏Ⅱ类下颌后缩青少年(安氏Ⅱ类组)与28名安氏Ⅰ类青少年(对照组)进行吞咽时颞肌前束、咬肌、颏肌肌电幅值及下颌运动范围进行测量,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研究所得的计量数据以(中位数M上(Q25),下(Q75)四分位数)表示.1.安氏Ⅱ类组右侧颞肌前束肌电幅值(3.2(1.7,4.4) μV)小于对照组(5.0(2.7,12.9)μV),双侧咬肌肌电幅值(右3.2(2.2,5.7) μV/左3.1(1.9,4.8)μV)小于对照组(右5.6(3.1,9.7)μV/左4.7(2.6,9.8)μV),双侧颏肌肌电幅值(右22.1(15.2,40.1)μV/左21.9(13.1,36.9) μV)大于对照组(右13.7(7.3,20.7)μV/左10.8(7.0,22.8) μV).2.安氏Ⅱ类组吞咽颌位垂直向偏离(1.2(0.3,2.0)mm)大于对照组(0.5(0.2,1.0) mm)、冠状向偏离(0.4(0.2,0.7)mm)大于对照组(0.2(0.1,0.3)mm),矢状向偏离(-0.4(-1.1,0.3)mm)比对照组(0.1(-0.1,0.4)mm)更为偏前.吞咽过程中下颌垂直向位移(1.6(1.1,3.0) mm)大于对照组(1.0(0.5,1.6) mm),冠状向位移(0.3(0.1,0.8) mm)大于对照组(0.1(0.0,0.2) mm),矢状向位移(-0.4(-1.8,0.5)mm)比对照组(0.0(-0.3,0.4)mm)向前更多.结论 相比于安氏Ⅰ类患者,安氏Ⅱ类下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