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0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物联合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及脊髓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雌性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T12节段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12只/组,A组(ATP+BMSCs联合移植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ATP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采用Rivlin斜板实验评价后肢功能恢复程度,于28 d处死大鼠后取材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SE的表达和脊髓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各组动物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术后2~3周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恢复效果最佳,B、C组次之,D组最差.Rivlin斜板实验评分:术后14、21及28 d,A组NSE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高于B、C、D组,B、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与BMSCs复合物联合移植使损伤脊髓中神经元NSE表达增加,且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最佳,有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

作者:刘文忠;王栓科;陈永刚;任小军;董平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年 4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0
作者:
刘文忠;王栓科;陈永刚;任小军;董平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年 40卷 1期
标签:
三磷酸腺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adenosine triphosphat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pinal cord injury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物联合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及脊髓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雌性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T12节段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12只/组,A组(ATP+BMSCs联合移植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ATP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采用Rivlin斜板实验评价后肢功能恢复程度,于28 d处死大鼠后取材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SE的表达和脊髓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各组动物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术后2~3周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恢复效果最佳,B、C组次之,D组最差.Rivlin斜板实验评分:术后14、21及28 d,A组NSE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高于B、C、D组,B、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与BMSCs复合物联合移植使损伤脊髓中神经元NSE表达增加,且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最佳,有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