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23

目的 为了进一步阐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可能作用机制,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对ADHD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行为学和纹状体即早期基因fosB表达的影响.方法 SHR和对照的WKY大鼠分为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处理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处理,每次10 min处理20次后,利用开场试验验证SHR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HR和对照组大鼠的脑纹状体FosB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与未处理组相比,SHR经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后在开场实验中SHR穿越格子的次数(51.30 ± 19.84)较未处理组(75.80 ± 13.12)明显减少(P < 0.01),而SHR处理组脑纹状体FosB蛋白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表达(0.515 ± 0.017)较未处理组(0.168 ± 0.028)显著增加(P < 0.01);WKY大鼠组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前后,开场试验中穿越格子次数无差异(P > 0.05),但fosB的表达也呈上调趋势(P < 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可改善SHR多动行为及增加脑纹状体内即早期基因fosB的表达,影响神经可塑性,而其对ADHD的治疗作用可能机制之一就是通过该途径实现.

作者:高春林;何旭;夏正坤;任献国;吴春蕾;刘光陵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2011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23
作者:
高春林;何旭;夏正坤;任献国;吴春蕾;刘光陵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年 29卷 3期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脑电生物反馈 FosB蛋白
目的 为了进一步阐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可能作用机制,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对ADHD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行为学和纹状体即早期基因fosB表达的影响.方法 SHR和对照的WKY大鼠分为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处理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处理,每次10 min处理20次后,利用开场试验验证SHR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HR和对照组大鼠的脑纹状体FosB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与未处理组相比,SHR经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后在开场实验中SHR穿越格子的次数(51.30 ± 19.84)较未处理组(75.80 ± 13.12)明显减少(P < 0.01),而SHR处理组脑纹状体FosB蛋白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表达(0.515 ± 0.017)较未处理组(0.168 ± 0.028)显著增加(P < 0.01);WKY大鼠组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前后,开场试验中穿越格子次数无差异(P > 0.05),但fosB的表达也呈上调趋势(P < 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处理可改善SHR多动行为及增加脑纹状体内即早期基因fosB的表达,影响神经可塑性,而其对ADHD的治疗作用可能机制之一就是通过该途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