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6 | 下载404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8年间收治的再发性K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2112例初发KD患儿,其中35例再发,再发率1.66%.35例再发KD患儿首次发病后KD再发的中位时间为13.5(4~69)月.与初发患儿相比,再发患儿的发热时间缩短,四肢硬肿比例较低,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再发KD患儿中,11例初发时有冠状动脉病变(CAL),8例在再发时亦出现CA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原体感染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升高是KD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再发风险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0.76~0.91),最佳临界值为1.24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3和0.70.结论 KD发生后至少应随访2年,支原体感染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升高可作为KD再发的预测指标.初发KD发生CAL者再发时更易发生CAL.

作者:吴佳慧;成芳芳;孔小行;吕海涛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2020 年 38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6 | 下载:404
作者:
吴佳慧;成芳芳;孔小行;吕海涛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20 年 38卷 7期
标签:
川崎病 再发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损害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8年间收治的再发性K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2112例初发KD患儿,其中35例再发,再发率1.66%.35例再发KD患儿首次发病后KD再发的中位时间为13.5(4~69)月.与初发患儿相比,再发患儿的发热时间缩短,四肢硬肿比例较低,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再发KD患儿中,11例初发时有冠状动脉病变(CAL),8例在再发时亦出现CA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原体感染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升高是KD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再发风险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0.76~0.91),最佳临界值为1.24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3和0.70.结论 KD发生后至少应随访2年,支原体感染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升高可作为KD再发的预测指标.初发KD发生CAL者再发时更易发生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