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5 | 下载0

目的 探讨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个性化扫描模式,在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连续54例在本院行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受检者,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模式下,进行前瞻性门控扫描,记录扫描中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并对其图像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54例所有冠状动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3),图像质量为5、4分者52例,3分者2例,无1、2分图像病例.受检者的辐射剂量:CTA-DLP为52.37 ~ 158.84 mGy·cm,平均(82.34 ±22.01) mGy·cm;CTA-ED为0.73 ~ 2.22 mSv,平均(1.15±0.31) mSv;总剂量长度乘积为89.81~198.26 mGy·cm,平均(125.44 ±22.55)mGy·cm,总有效辐射剂量为1.26~2.78 mSv,平均(1.76±0.32) mSv.结论 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模式下,运用宝石CT行前瞻性门控扫描能够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王官良;毛海燕;米玉成;李欠云;沈双双;樊树峰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年 32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5 | 下载:0
作者:
王官良;毛海燕;米玉成;李欠云;沈双双;樊树峰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年 32卷 12期
标签:
低剂量 冠状动脉 辐射剂量 Low-dose Coronary atrery Radiation dose
目的 探讨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个性化扫描模式,在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连续54例在本院行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受检者,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模式下,进行前瞻性门控扫描,记录扫描中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并对其图像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54例所有冠状动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3),图像质量为5、4分者52例,3分者2例,无1、2分图像病例.受检者的辐射剂量:CTA-DLP为52.37 ~ 158.84 mGy·cm,平均(82.34 ±22.01) mGy·cm;CTA-ED为0.73 ~ 2.22 mSv,平均(1.15±0.31) mSv;总剂量长度乘积为89.81~198.26 mGy·cm,平均(125.44 ±22.55)mGy·cm,总有效辐射剂量为1.26~2.78 mSv,平均(1.76±0.32) mSv.结论 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模式下,运用宝石CT行前瞻性门控扫描能够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