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4

目的 探讨隐源性咯血的病因、血供来源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大咯血患者13例,术前均经CT和/或支气管镜检查证实肺内无原发病灶.结合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CTBA)明确责任血管,所有患者均成功插管并进行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责任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DSA发现支气管动脉共31支,右肺17支,左肺14支.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主干增粗,末梢血管网增生,未见明显对比剂外溢征象,2例伴肺动脉分流.支气管动脉增粗(主干≥2 mm)25支,正常(主干<2 mm)6支.栓塞后所有患者即刻咯血停止,血痰颜色由鲜红逐渐转为黑褐色.l例复发.结论 隐源性咯血的病变血管源于支气管动脉,与长期吸烟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血管内介入栓塞安全有效.

作者:付志刚;余成新;张晓磷;李海涛;张志刚;王俊;赵云云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5 年 34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4
作者:
付志刚;余成新;张晓磷;李海涛;张志刚;王俊;赵云云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5 年 34卷 9期
标签:
隐源性咯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介入栓塞治疗 Cryptogenic massive hemoptysi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terveutional embolization
目的 探讨隐源性咯血的病因、血供来源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大咯血患者13例,术前均经CT和/或支气管镜检查证实肺内无原发病灶.结合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CTBA)明确责任血管,所有患者均成功插管并进行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责任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DSA发现支气管动脉共31支,右肺17支,左肺14支.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主干增粗,末梢血管网增生,未见明显对比剂外溢征象,2例伴肺动脉分流.支气管动脉增粗(主干≥2 mm)25支,正常(主干<2 mm)6支.栓塞后所有患者即刻咯血停止,血痰颜色由鲜红逐渐转为黑褐色.l例复发.结论 隐源性咯血的病变血管源于支气管动脉,与长期吸烟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血管内介入栓塞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