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139

目的 探讨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至2016年间诊断的9例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研究共纳入9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2±9岁.肿物直径0.2~1.2 cm,平均直径0.56±0.28 cm.9例患者治疗均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显微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或片状,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小位于细胞中央.未见坏死及核分裂.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S-100、CD68、Vimentin.结论 消化道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食管,少见发生在胃及结肠.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推荐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作者:张淑红;岳冰;于海云;郑媛媛;柳玮华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 年 1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139
作者:
张淑红;岳冰;于海云;郑媛媛;柳玮华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 年 17卷 11期
标签:
消化道 颗粒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Digestive tract Granular cell tumor Clinical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目的 探讨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至2016年间诊断的9例消化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研究共纳入9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2±9岁.肿物直径0.2~1.2 cm,平均直径0.56±0.28 cm.9例患者治疗均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显微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或片状,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小位于细胞中央.未见坏死及核分裂.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S-100、CD68、Vimentin.结论 消化道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食管,少见发生在胃及结肠.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推荐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