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81 | 下载35

目的:总结急性脊髓损伤(ASCI)早期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的经验,指导今后的诊治工作.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诊治的36例A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14例未接受MP冲击治疗,为对照组.B、C两组均接受MP冲击治疗,为治疗组.其中B组20例,伤后就诊时间<3 h;C组16例,伤后就诊时间为3~8 h.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美国第2次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Ⅱ)推荐甲泼尼龙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MP冲击治疗.同时积极行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炎、止血、脱水、机械通气、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后2周、1年分别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评分标准、日本骨科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年随访,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各时问点B组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ASCI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尹其翔;刘志祯;梁亚鹏

来源:临床急诊杂志 2011 年 1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81 | 下载:35
作者:
尹其翔;刘志祯;梁亚鹏
来源:
临床急诊杂志 2011 年 12卷 5期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早期干预 甲泼尼龙
目的:总结急性脊髓损伤(ASCI)早期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的经验,指导今后的诊治工作.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诊治的36例A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14例未接受MP冲击治疗,为对照组.B、C两组均接受MP冲击治疗,为治疗组.其中B组20例,伤后就诊时间<3 h;C组16例,伤后就诊时间为3~8 h.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美国第2次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Ⅱ)推荐甲泼尼龙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MP冲击治疗.同时积极行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炎、止血、脱水、机械通气、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后2周、1年分别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评分标准、日本骨科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年随访,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各时问点B组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ASCI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成功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