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6 | 下载20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 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分别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神经节苷脂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乳酸(Lac)等代谢产物进行比较.结果 神经节苷脂组在缺血再灌注1 h、3 h、6 h时梗死区体积分别为(30.32±8.18)mm3、(35.17±12.45)mm3、(31.4±8.56)mm3,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204.6±37.77)mm3、(218.9±67.33)mm3、(213.4±99. 95)mm3,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节苷脂组在缺血再灌注1 h、3 h、6 h Lac/磷酸肌酸和肌酸(PCr+Cr)比值分别为0.09±0.11、0.15±0.18、0.13±0.22,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09±0.34、0.99±0.37、1.16±0.2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节苷脂组在缺血再灌注1 h、3 h、6 h NAA /(PCr+Cr)比值分别为1.04±0.38、 0.81±0.21、0.77±0.25,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0.55±0.23、0.57±0.12、0.58±0.13,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通过抑制Lac的生成来间接减少Lac所导致的神经元细胞毒性脑水肿,从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靳凌;张晓雷;李继民;王小姗

来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8 年 2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6 | 下载:20
作者:
靳凌;张晓雷;李继民;王小姗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8 年 21卷 1期
标签:
缺血再灌注 神经节苷脂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 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分别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神经节苷脂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乳酸(Lac)等代谢产物进行比较.结果 神经节苷脂组在缺血再灌注1 h、3 h、6 h时梗死区体积分别为(30.32±8.18)mm3、(35.17±12.45)mm3、(31.4±8.56)mm3,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204.6±37.77)mm3、(218.9±67.33)mm3、(213.4±99. 95)mm3,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节苷脂组在缺血再灌注1 h、3 h、6 h Lac/磷酸肌酸和肌酸(PCr+Cr)比值分别为0.09±0.11、0.15±0.18、0.13±0.22,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09±0.34、0.99±0.37、1.16±0.2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节苷脂组在缺血再灌注1 h、3 h、6 h NAA /(PCr+Cr)比值分别为1.04±0.38、 0.81±0.21、0.77±0.25,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0.55±0.23、0.57±0.12、0.58±0.13,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通过抑制Lac的生成来间接减少Lac所导致的神经元细胞毒性脑水肿,从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