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5 | 下载34

目的:研究痔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在痔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混合痔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PPH)切除标本100例,将突出的母痔组织作为病变组织,将相对正常的肛垫组织作为对照组。以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MCT)标记的肥大细胞,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对照组织MCT,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表达。结果 MCT阳性的肥大细胞主要位于痔黏膜固有层腺体之间。IL-6和IL-10阳性区域主要位于腺体之间或血管旁组织。痔组织中肥大细胞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织中肥大细胞计数[(18±3.14)vs(6±1.53),P﹤0.05]。痔组织IL-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织,而痔组织 IL-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织。肥大细胞计数与IL-6评分呈正相关(r=-0.31,P﹤0.05),与IL-10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痔组织中肥大细胞数目及释放的IL-6、IL-10显著增加,而IL-10水平显著降低,肥大细胞可能在痔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夏子杰;邓小月;严常开;夏东;刘韦成;彭利霞

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2015 年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5 | 下载:34
作者:
夏子杰;邓小月;严常开;夏东;刘韦成;彭利霞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2015 年 4期
标签:
痔 发病机制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 hemorrhoid pathogenesis mast cell interleukin
目的:研究痔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在痔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混合痔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PPH)切除标本100例,将突出的母痔组织作为病变组织,将相对正常的肛垫组织作为对照组。以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MCT)标记的肥大细胞,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对照组织MCT,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表达。结果 MCT阳性的肥大细胞主要位于痔黏膜固有层腺体之间。IL-6和IL-10阳性区域主要位于腺体之间或血管旁组织。痔组织中肥大细胞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织中肥大细胞计数[(18±3.14)vs(6±1.53),P﹤0.05]。痔组织IL-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织,而痔组织 IL-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织。肥大细胞计数与IL-6评分呈正相关(r=-0.31,P﹤0.05),与IL-10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痔组织中肥大细胞数目及释放的IL-6、IL-10显著增加,而IL-10水平显著降低,肥大细胞可能在痔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