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0 | 下载4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发病与细胞因子、内皮细胞游走的关系.方法:用ELISA双抗夹心法和改良Boyden法,检测28例川崎病急性期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患儿的血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对内皮细胞游走的影响,并与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在川崎病急性期时,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下降;试管内加入上述细胞因子使得内皮细胞的游走明显增加.结论:川崎病急性期时,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加速内皮细胞游走,破坏动脉内膜,诱发动脉炎的作用,而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应与其能抑制内皮细胞游走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亚黎;胡晓华;黄显香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 年 1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0 | 下载:47
作者:
刘亚黎;胡晓华;黄显香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 年 16卷 8期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 内皮细胞游走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发病与细胞因子、内皮细胞游走的关系.方法:用ELISA双抗夹心法和改良Boyden法,检测28例川崎病急性期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患儿的血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对内皮细胞游走的影响,并与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在川崎病急性期时,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下降;试管内加入上述细胞因子使得内皮细胞的游走明显增加.结论:川崎病急性期时,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加速内皮细胞游走,破坏动脉内膜,诱发动脉炎的作用,而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应与其能抑制内皮细胞游走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