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0 | 下载258

目的:探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SB)术或玻璃体切除(PPV)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视网膜脱离范围累及黄斑部的15~30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5眼,PVR等级B~C1级,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者行PPV术(PPV组,35眼),赤道部前视网膜裂孔者行SB术(SB组,40眼).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微结构变化.结果:相较于SB组,PPV组术后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的可能性为2.812倍(P=0.020),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可能性为0.115倍(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层间积液的可能性无差异(P=0.700),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的可能性均逐渐降低.术后两组患者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和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BCVA逐渐改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SB组患者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增厚幅度较大,BCVA恢复更佳.结论:椭圆体带和内界膜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SB或PPV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吴园园;杨林;闻思敏;周琼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2020 年 2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0 | 下载:258
作者:
吴园园;杨林;闻思敏;周琼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2020 年 20卷 2期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功能 视网膜微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目的:探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SB)术或玻璃体切除(PPV)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视网膜脱离范围累及黄斑部的15~30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5眼,PVR等级B~C1级,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者行PPV术(PPV组,35眼),赤道部前视网膜裂孔者行SB术(SB组,40眼).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微结构变化.结果:相较于SB组,PPV组术后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的可能性为2.812倍(P=0.020),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可能性为0.115倍(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层间积液的可能性无差异(P=0.700),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的可能性均逐渐降低.术后两组患者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和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BCVA逐渐改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SB组患者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增厚幅度较大,BCVA恢复更佳.结论:椭圆体带和内界膜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SB或PPV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