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5 | 下载58

目的 探讨微滴数字PCR技术(ddPC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及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 1)融合基因联合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dPCR技术检测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ALK和ROS1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类型标本中的阳性率.结果 三个驱动基因的总突变率为50.60%,未检出不同驱动基因之间的共存突变.其中EGFR、ALK和ROS1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3.82%、5.98%和0.79%;中位突变丰度分别为4.35%、49.20%和63.25%.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非吸烟、腺癌尤其是乳头状为主型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于其他组(P均<0.05),不同年龄和肿瘤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LK融合基因在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亚组中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EGFR和ALK基因在手术标本、活检标本、胸水细胞蜡块和血浆标本之间的突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0例吉非替尼治疗后耐药的患者中检出5例T790M位点突变者,中位突变丰度为16.90%.结论 应用ddPCR技术对NSCLC患者EGFR、ALK

作者:郭雅琪;赵志军;师志云;何学虎;梁小燕;李秀忠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 年 41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5 | 下载:58
作者:
郭雅琪;赵志军;师志云;何学虎;梁小燕;李秀忠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 年 41卷 11期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融合基因 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 非小细胞肺癌 微滴数字PCR
目的 探讨微滴数字PCR技术(ddPC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及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 1)融合基因联合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dPCR技术检测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ALK和ROS1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类型标本中的阳性率.结果 三个驱动基因的总突变率为50.60%,未检出不同驱动基因之间的共存突变.其中EGFR、ALK和ROS1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3.82%、5.98%和0.79%;中位突变丰度分别为4.35%、49.20%和63.25%.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非吸烟、腺癌尤其是乳头状为主型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于其他组(P均<0.05),不同年龄和肿瘤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LK融合基因在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亚组中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EGFR和ALK基因在手术标本、活检标本、胸水细胞蜡块和血浆标本之间的突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0例吉非替尼治疗后耐药的患者中检出5例T790M位点突变者,中位突变丰度为16.90%.结论 应用ddPCR技术对NSCLC患者EGFR、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