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147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HZ)和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HZ和PHN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52例临床确诊的HZ患者,采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结果 恢复期CD8+T和CD4+CD45RO+T细胞较急性期相显著降低,CD4/CD8比值和CD4+CD45RA+T细胞较急性期显著增高,而CD3+T和CD4+T细胞无显著差异;与轻中度疼痛组相比,重度疼痛组CD3+T、CD4+T和CD8+T细胞差异无显著变化,CD4/CD8比值和CD4+CD45RA+T细胞显著减少,CD4+CD45RO+T细胞显著增高;HZ患者恢复期IL-4和IL-10表达较急性期相比显著升高,而IL-17和TNF-显著降低;不同程度疼痛组IL-4、IL-10、IL-17和TNF-α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恢复期HZ与急性期相比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重度疼痛与轻中度疼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有差异,为探讨HZ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免疫学基础.

作者:苗军;任瑞英;刘海燕

来源: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年 27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147
作者:
苗军;任瑞英;刘海燕
来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年 27卷 7期
标签:
带状疱疹 疱疹后神经痛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HZ)和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HZ和PHN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52例临床确诊的HZ患者,采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结果 恢复期CD8+T和CD4+CD45RO+T细胞较急性期相显著降低,CD4/CD8比值和CD4+CD45RA+T细胞较急性期显著增高,而CD3+T和CD4+T细胞无显著差异;与轻中度疼痛组相比,重度疼痛组CD3+T、CD4+T和CD8+T细胞差异无显著变化,CD4/CD8比值和CD4+CD45RA+T细胞显著减少,CD4+CD45RO+T细胞显著增高;HZ患者恢复期IL-4和IL-10表达较急性期相比显著升高,而IL-17和TNF-显著降低;不同程度疼痛组IL-4、IL-10、IL-17和TNF-α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恢复期HZ与急性期相比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重度疼痛与轻中度疼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有差异,为探讨HZ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免疫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