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342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惠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MAP、CI、SI、SV、EVLWl、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每次的乳酸及碱剩余值.结果 复苏前与复苏终点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74(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r=-0.309(P0.05);CVP、MAP与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04、-0.025(P0.05),相关性较差;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ASI)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GEDVI)与ASI,显著正相关,r=0.558(P<0.05);而△CVP、AHR、△MAP与A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2、-0.382、-0.382(P0.05),相关性较差.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液体复苏前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h后,死亡组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液体复苏24h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明显低于复苏前(P<0.01),死亡组液体复苏前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作者:肖秋生;张斌;潘永;魏华;邓梦华;卫女仲;黄国敏

来源:四川医学 2010 年 3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342
作者:
肖秋生;张斌;潘永;魏华;邓梦华;卫女仲;黄国敏
来源:
四川医学 2010 年 31卷 1期
标签: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 多发伤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惠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MAP、CI、SI、SV、EVLWl、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每次的乳酸及碱剩余值.结果 复苏前与复苏终点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74(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r=-0.309(P0.05);CVP、MAP与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04、-0.025(P0.05),相关性较差;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ASI)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GEDVI)与ASI,显著正相关,r=0.558(P<0.05);而△CVP、AHR、△MAP与A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2、-0.382、-0.382(P0.05),相关性较差.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液体复苏前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h后,死亡组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液体复苏24h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明显低于复苏前(P<0.01),死亡组液体复苏前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