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3 | 下载132

目的 对比研究利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仪(PiCCO)获得的容量负荷指标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能否较中心静脉压(CVP)及肺动脉楔压(PAOP)更准确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前负荷状态.方法 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设置潮气量8ml/kg、呼气末正压(PEEP)5~8cmH2O,充分镇痛镇静.留置Swan-Ganz、PiCCO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PAOP>20mmHg纳入试验,每6小时为一研究周期,PAOP下降、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恶化者,再次监测血流动力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SVI与CVP、PA0P负相关,r分别为-0.46和-0.49(P<0.05);SVI与GEDVI、ITBVI的r分别为0.35和0.37,P>0.05,相关性不显著;②CVP及PA0P的变化率较GEDVI及ITBVI的变化率大(F为19.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O容量负荷指标ITBVI及GEDVI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前负荷状态有一定缺陷,而压力负荷指标CVP及PAOP的准确性、敏感性较高.

作者:胡伟航

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 年 1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3 | 下载:132
作者:
胡伟航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 年 12卷 3期
标签:
心源性休克 前负荷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楔压
目的 对比研究利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仪(PiCCO)获得的容量负荷指标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能否较中心静脉压(CVP)及肺动脉楔压(PAOP)更准确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前负荷状态.方法 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设置潮气量8ml/kg、呼气末正压(PEEP)5~8cmH2O,充分镇痛镇静.留置Swan-Ganz、PiCCO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PAOP>20mmHg纳入试验,每6小时为一研究周期,PAOP下降、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恶化者,再次监测血流动力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SVI与CVP、PA0P负相关,r分别为-0.46和-0.49(P<0.05);SVI与GEDVI、ITBVI的r分别为0.35和0.37,P>0.05,相关性不显著;②CVP及PA0P的变化率较GEDVI及ITBVI的变化率大(F为19.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O容量负荷指标ITBVI及GEDVI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前负荷状态有一定缺陷,而压力负荷指标CVP及PAOP的准确性、敏感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