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7

目的 对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性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收治的BD抑郁发作患者226例,依据NGASR评估标准及调查结果分为自杀行为倾向高组(95例)与自杀行为倾向低组(13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予以统计,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策略.结果 两组性别、首发年龄、重大精神刺激史、性格内向、酒精或药物滥用史、人际关系、家族BD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女性、首发年龄≤30岁、有重大精神刺激史、性格内向、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人际关系差、存在家族BD病史与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有关(P<0.05),为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心身医学科护士可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发生风险.

作者:陈蓓;张芸;施剑;杨红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 年 30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7
作者:
陈蓓;张芸;施剑;杨红
来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 年 30卷 14期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 自杀倾向 影响因素 预防性干预措施 Bipolar depression Suicidal tendencies Influencing factors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目的 对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性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收治的BD抑郁发作患者226例,依据NGASR评估标准及调查结果分为自杀行为倾向高组(95例)与自杀行为倾向低组(13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予以统计,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策略.结果 两组性别、首发年龄、重大精神刺激史、性格内向、酒精或药物滥用史、人际关系、家族BD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女性、首发年龄≤30岁、有重大精神刺激史、性格内向、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人际关系差、存在家族BD病史与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有关(P<0.05),为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倾向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心身医学科护士可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