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9 | 下载16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形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造影结果按照 Rentrop 分级方法将其分为侧支良好组(n =43)和侧支不良组(n =87)。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左心室功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和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既往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 Q 波心肌梗死和梗死前心绞痛在侧支良好组较为多见,并且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侧支不良组升高;而侧支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侧支不良组(P <0.01),左室舒张末期压则低于侧支不良组(P <0.01);Cortina 室壁运动评分侧支良好组低于侧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侧支良好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低于侧支不良组(P <0.01);院内并发症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侧支良好组优于侧支不良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提示侧支循环丰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提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高。急性心肌梗死前侧支循环的形成对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和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侯胜男;崔连群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年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9 | 下载:16
作者:
侯胜男;崔连群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年 12期
标签:
侧支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ac funct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Myocardial ischemia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形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造影结果按照 Rentrop 分级方法将其分为侧支良好组(n =43)和侧支不良组(n =87)。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左心室功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和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既往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 Q 波心肌梗死和梗死前心绞痛在侧支良好组较为多见,并且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侧支不良组升高;而侧支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侧支不良组(P <0.01),左室舒张末期压则低于侧支不良组(P <0.01);Cortina 室壁运动评分侧支良好组低于侧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侧支良好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低于侧支不良组(P <0.01);院内并发症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侧支良好组优于侧支不良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提示侧支循环丰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提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高。急性心肌梗死前侧支循环的形成对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和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