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效果及其抗炎疗效.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苷(15、30、60 mg/kg·d)治疗后,测定大鼠肝质量及体质量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ASA)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结果 经黄芩苷治疗后,NASH大鼠的体质量及肝质量减轻(F=1609.79,P<0.001;F=155.17,P<0.001),二指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经不同剂量黄芩苷治疗后,病理学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减轻,小叶间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治疗后,血清ALT和AST减少(F=177.16,P<0.001;F=2998.11,P<0.001),随剂量增加而减少.而肝脏GSH、SOD酶活性经黄芩苷治疗后增加(F=398.47,P<0.001;F=256.07,P<0.001),随治疗浓度增加而增加.肝组织MDA的变化则相反(F=237.98,P<0.001),随治疗浓度增加而下降.肝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经黄芩苷治疗后均降低(F=399.15,P<0.001;F=314.76,P<0.001;F=108.38,P<0.001),三者随治疗浓度增加而下降.结论 黄芩苷能

作者:艾正琳;洪珊;胡居龙;李坪;周玉玲;梁秀霞;姚树坤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年 57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艾正琳;洪珊;胡居龙;李坪;周玉玲;梁秀霞;姚树坤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年 57卷 7期
标签:
黄芩苷 抗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效果及其抗炎疗效.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苷(15、30、60 mg/kg·d)治疗后,测定大鼠肝质量及体质量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ASA)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结果 经黄芩苷治疗后,NASH大鼠的体质量及肝质量减轻(F=1609.79,P<0.001;F=155.17,P<0.001),二指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经不同剂量黄芩苷治疗后,病理学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减轻,小叶间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治疗后,血清ALT和AST减少(F=177.16,P<0.001;F=2998.11,P<0.001),随剂量增加而减少.而肝脏GSH、SOD酶活性经黄芩苷治疗后增加(F=398.47,P<0.001;F=256.07,P<0.001),随治疗浓度增加而增加.肝组织MDA的变化则相反(F=237.98,P<0.001),随治疗浓度增加而下降.肝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经黄芩苷治疗后均降低(F=399.15,P<0.001;F=314.76,P<0.001;F=108.38,P<0.001),三者随治疗浓度增加而下降.结论 黄芩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