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2 | 下载37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重症瓣膜病手术患者22例,于手术麻醉时经颈内静脉置入4F或5F Swan-Ganz四腔漂浮导管,经桡动脉置入动脉测压管.于术后4、8、12、24、48、72 h抽取动、静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并测定动脉血乳酸(LAC)水平,用温度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CO)并计算心排指数(CI),应用监护仪计算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①术后4 h 患者VO2I明显增加,ERO2上升,LAC增加,为72 h最高峰.而此期间DO2I并未表现明显升高.术后8 h VO2I 、ERO2及LAC下降,至术后12 h趋于平稳.②术后8~12 h DO2I明显降低,为72 h低谷期,至术后24 h渐趋平稳.③本组患者围术期72 h氧供、氧耗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重症瓣膜病患者心脏术后4 h为偿还氧债高峰期,术后8~12 h更易出现氧代谢紊乱,72 h内均存在明显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

作者:蒋平;游庆军;宋秀琴;王峰;肖明第

来源:山东医药 2010 年 50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2 | 下载:37
作者:
蒋平;游庆军;宋秀琴;王峰;肖明第
来源:
山东医药 2010 年 50卷 6期
标签:
瓣膜病 氧供 氧耗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重症瓣膜病手术患者22例,于手术麻醉时经颈内静脉置入4F或5F Swan-Ganz四腔漂浮导管,经桡动脉置入动脉测压管.于术后4、8、12、24、48、72 h抽取动、静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并测定动脉血乳酸(LAC)水平,用温度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CO)并计算心排指数(CI),应用监护仪计算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①术后4 h 患者VO2I明显增加,ERO2上升,LAC增加,为72 h最高峰.而此期间DO2I并未表现明显升高.术后8 h VO2I 、ERO2及LAC下降,至术后12 h趋于平稳.②术后8~12 h DO2I明显降低,为72 h低谷期,至术后24 h渐趋平稳.③本组患者围术期72 h氧供、氧耗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重症瓣膜病患者心脏术后4 h为偿还氧债高峰期,术后8~12 h更易出现氧代谢紊乱,72 h内均存在明显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