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0 | 下载117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疗法(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例,采用PANSS评估临床疗效,减分率≥60%为治疗应答组(8例),<60%为治疗无应答组(8例),另选择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外周血,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整合生物信息方法 分别获得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治疗应答组治疗前后、治疗无应答组治疗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得到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疾病相关分析、药物相关分析、表型分析和全表型组关联分析.结果 共筛选得到176个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55个、下调121个.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基因与磷脂酰激酶活性有关,表达下调基因与核糖体等显著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表达上调基因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有关,表达下调基因与亨廷顿病通路、HIV显著相关.表型分析和全表型组关联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与心血管疾病及症状相关.结论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元通路、促进神经元生长存活和可塑性、调节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相关.

作者:王萍;刘可智;向波;谭清宇;陈德超;梁雪梅

来源:山东医药 2020 年 60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0 | 下载:117
作者:
王萍;刘可智;向波;谭清宇;陈德超;梁雪梅
来源:
山东医药 2020 年 60卷 8期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改良电抽搐疗法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GO富集分析 KEGG通路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疗法(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例,采用PANSS评估临床疗效,减分率≥60%为治疗应答组(8例),<60%为治疗无应答组(8例),另选择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外周血,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整合生物信息方法 分别获得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治疗应答组治疗前后、治疗无应答组治疗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得到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疾病相关分析、药物相关分析、表型分析和全表型组关联分析.结果 共筛选得到176个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55个、下调121个.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基因与磷脂酰激酶活性有关,表达下调基因与核糖体等显著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表达上调基因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有关,表达下调基因与亨廷顿病通路、HIV显著相关.表型分析和全表型组关联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与心血管疾病及症状相关.结论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元通路、促进神经元生长存活和可塑性、调节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