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0 | 下载329

目的 总结低颅压综合征(IHS)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IHS合并CVST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误诊、确诊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岁男性患者,因"头痛9 d"入院,根据患者入院前的颅脑MRI检查诊断为CVST继发高颅压综合征,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行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及脑脊液检查,更正诊断为IHS继发CVST,给予大量补液及抗凝治疗,10 d后患者头痛明显缓解出院.半年后患者再次出现体位性头痛,结合颅脑MRI+MRV检查结果及体位性头痛特点,诊断为"IHS、CVST、额颞部硬膜下积液",给予硬膜外自体血脑脊液漏介入修补术治疗,术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7 d后痊愈出院,随访未再出现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结论 对于CVST合并头痛的患者,除常见的CVST继发高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外,还要考虑IHS继发CVST的可能,可以通过腰椎穿刺术和颅脑MR平扫、双能量CT脊髓造影明确诊断,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张礼萍;卢林

来源:山东医药 2020 年 60卷 2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0 | 下载:329
作者:
张礼萍;卢林
来源:
山东医药 2020 年 60卷 26期
标签:
低颅压综合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T脊髓造影 硬膜外自体血脑脊液漏介入修补术
目的 总结低颅压综合征(IHS)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IHS合并CVST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误诊、确诊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岁男性患者,因"头痛9 d"入院,根据患者入院前的颅脑MRI检查诊断为CVST继发高颅压综合征,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行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及脑脊液检查,更正诊断为IHS继发CVST,给予大量补液及抗凝治疗,10 d后患者头痛明显缓解出院.半年后患者再次出现体位性头痛,结合颅脑MRI+MRV检查结果及体位性头痛特点,诊断为"IHS、CVST、额颞部硬膜下积液",给予硬膜外自体血脑脊液漏介入修补术治疗,术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7 d后痊愈出院,随访未再出现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结论 对于CVST合并头痛的患者,除常见的CVST继发高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外,还要考虑IHS继发CVST的可能,可以通过腰椎穿刺术和颅脑MR平扫、双能量CT脊髓造影明确诊断,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