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4 | 下载137

目的 调查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20年5—8月河南省三所医院近3个月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50名近3个月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5.24±21.95)分;各维度得分中,与他人关系为(7.44±3.27)分,人生感悟为(19.54±7.46)分,个人力量为(9.30±4.17)分,自我转变为(10.20±3.39)分,新的可能性为(8.76±3.65)分;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23.14±7.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工作年限、职称为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R2=0.845,F=39.007,P<0.001),可解释总变异的84.50%.结论 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护士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工作年限长和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创伤早期(3个月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水平,帮助护理人员从创伤中康复.

作者:张华;董蕾;尚培培;关晨阳;李恒芬

来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 年 2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4 | 下载:137
作者:
张华;董蕾;尚培培;关晨阳;李恒芬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 年 21卷 5期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创伤后成长 精神科 护理人员
目的 调查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20年5—8月河南省三所医院近3个月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50名近3个月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5.24±21.95)分;各维度得分中,与他人关系为(7.44±3.27)分,人生感悟为(19.54±7.46)分,个人力量为(9.30±4.17)分,自我转变为(10.20±3.39)分,新的可能性为(8.76±3.65)分;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23.14±7.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工作年限、职称为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R2=0.845,F=39.007,P<0.001),可解释总变异的84.50%.结论 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护士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工作年限长和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创伤早期(3个月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水平,帮助护理人员从创伤中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