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1

针对近年来人工养殖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在越冬过程中广泛发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的腐皮病进行了真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以麦粒培养法从患病鳗鲡的病灶处分离获得1株真菌菌株Js80122;通过孢子悬液背部肌肉注射、培养物创伤浸泡、孢子创伤涂抹、孢子与细菌混合注射等方法人工感染健康鳗鲡,证实了Js80122为日本鳗鲡腐皮病的病原菌.于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以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盖玻片插片培养观察法对Js80122进行生活史观察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Js80122为丝状真菌,菌丝无横隔,分枝发达,具无性与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动孢子囊呈棍棒形或纺锤形,新生孢子囊以层出或聚伞状方式生长,孢子具两游现象,藏卵器中有1个以上的卵孢子,卵孢子光滑无皱缩.依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Js80122为水霉科(Saprolegniaceae)、原绵霉属(Protoachlya Coker)、原绵霉(Protoachlya paradoxa).

作者:曾占壮;樊海平;卓玉琛;吴斌;张新艳;陈灵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11 年 3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4 | 下载:1
作者:
曾占壮;樊海平;卓玉琛;吴斌;张新艳;陈灵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年 35卷 4期
标签:
日本鳗鲡 腐皮病 病原 原绵霉
针对近年来人工养殖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在越冬过程中广泛发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的腐皮病进行了真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以麦粒培养法从患病鳗鲡的病灶处分离获得1株真菌菌株Js80122;通过孢子悬液背部肌肉注射、培养物创伤浸泡、孢子创伤涂抹、孢子与细菌混合注射等方法人工感染健康鳗鲡,证实了Js80122为日本鳗鲡腐皮病的病原菌.于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以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盖玻片插片培养观察法对Js80122进行生活史观察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Js80122为丝状真菌,菌丝无横隔,分枝发达,具无性与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动孢子囊呈棍棒形或纺锤形,新生孢子囊以层出或聚伞状方式生长,孢子具两游现象,藏卵器中有1个以上的卵孢子,卵孢子光滑无皱缩.依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Js80122为水霉科(Saprolegniaceae)、原绵霉属(Protoachlya Coker)、原绵霉(Protoachlya parado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