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5 | 下载0

目的:探讨DEXA对骨髓炎骨缺损治疗中骨痂密度的评价及意义.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1例骨髓炎清创后伴大段皮质骨缺损一期植骨的病人.术后4,6,8,10个月后对骨折端骨痂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并进行x摄片以及Enneking 评分,从而明确植骨区愈合骨痂的密度变化趋势,骨愈合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x线摄片结果显示:4个月后:骨缺损区依然清晰可见,内有少量稀疏骨痂通过,少量外骨痂形成.6个月后:植骨区内骨痂含量明显增多,且外骨痂膨大.8个月:缺损区模糊,有较致密骨痂生成,且外骨痂逐渐减少.10个月:植骨区骨痂更加致密,且部份髓腔再通.(2)Enneking评分:患者术后第10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正常功能20例,20分以下的患者l例.(3)BMD测定:骨折端的骨密度及骨密度比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植骨l0个月后患侧的骨密度已可基本上达到正常对照侧的骨密度水平.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痂的力学强度特性.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可以作为检测植骨区的恢复情况的参考.

作者:华伟伟;桑宏勋;冯靖;蔡靖宇;吴富章;张毅;牛二龙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年 13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5 | 下载:0
作者:
华伟伟;桑宏勋;冯靖;蔡靖宇;吴富章;张毅;牛二龙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年 13卷 14期
标签:
骨密度 双能X线 骨折愈合 生物力学 骨痂
目的:探讨DEXA对骨髓炎骨缺损治疗中骨痂密度的评价及意义.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1例骨髓炎清创后伴大段皮质骨缺损一期植骨的病人.术后4,6,8,10个月后对骨折端骨痂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并进行x摄片以及Enneking 评分,从而明确植骨区愈合骨痂的密度变化趋势,骨愈合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x线摄片结果显示:4个月后:骨缺损区依然清晰可见,内有少量稀疏骨痂通过,少量外骨痂形成.6个月后:植骨区内骨痂含量明显增多,且外骨痂膨大.8个月:缺损区模糊,有较致密骨痂生成,且外骨痂逐渐减少.10个月:植骨区骨痂更加致密,且部份髓腔再通.(2)Enneking评分:患者术后第10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正常功能20例,20分以下的患者l例.(3)BMD测定:骨折端的骨密度及骨密度比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植骨l0个月后患侧的骨密度已可基本上达到正常对照侧的骨密度水平.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痂的力学强度特性.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可以作为检测植骨区的恢复情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