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1 | 下载0

目的:观察血小板灌注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000至100,000/μl)表现的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分别为A级或者B级),每周给予10个单位血小板输注治疗,疗程共12周,在给予最后一次治疗后坚持随访9个月.在血小板输注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9个月时,应用腹部超声检测腹水、CT观察肝脏肿瘤及肝脏体积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以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结果:2名患者由于皮肤瘙痒中断血小板输注治疗,2名患者治疗后随访丢失,最后共6名患者的数据纳入研究.在接受完最后一次血小板输注治疗后,6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提高.最后一次血小板输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时,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1周,3个月以及9个月时,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在均显著增加.结论:尽管血小板输注治疗对一部分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其可显著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一些肝功能指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深入研究.

作者:胡尕伟;李荣梓;杨鹏;耿闻男;黄亚琼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年 1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1 | 下载:0
作者:
胡尕伟;李荣梓;杨鹏;耿闻男;黄亚琼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年 15卷 6期
标签:
血小板输注治疗 肝硬化 肝功能 血清白蛋白 血清胆碱酯酶 Platelet transfusion Hepatitis cirrhosis Liver function Serum albumin Serum cholinesterase
目的:观察血小板灌注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000至100,000/μl)表现的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分别为A级或者B级),每周给予10个单位血小板输注治疗,疗程共12周,在给予最后一次治疗后坚持随访9个月.在血小板输注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9个月时,应用腹部超声检测腹水、CT观察肝脏肿瘤及肝脏体积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以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结果:2名患者由于皮肤瘙痒中断血小板输注治疗,2名患者治疗后随访丢失,最后共6名患者的数据纳入研究.在接受完最后一次血小板输注治疗后,6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提高.最后一次血小板输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时,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1周,3个月以及9个月时,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在均显著增加.结论:尽管血小板输注治疗对一部分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其可显著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一些肝功能指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