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176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angiosarcoma in the spleen,P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发生于脾脏的原发性血管肉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观察其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结果:患者女性,40岁.以"腹胀、腹痛、乏力1月余"入院.CT显示脾脏多发结节性占位.大体上脾脏正常结构完全消失,呈灰黄多结节状.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肿瘤大部分区域排列呈血窦样或裂隙样;部分区域血管腔相互吻合成复杂的海绵状、蜂窝状;部分区域可见不规则血管样结构沿血窦分布、突向血窦腔内,形成乳头簇结构突入管腔;另外可见分化较差的区域呈实性、梭形细胞结构.细胞异型性在不同区域表现不一致,大部分区域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少部分区域衬覆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约9个/10 HPF).肿瘤组织出血明显.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弥漫表达ERG、CD31、CD34、Vimentin、FLI-1,不表达FⅧ、CD68、SMA、desmin,Ki-67增殖指数约30%.结论: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非常罕见,但具有特异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与脾脏血管瘤、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等脾脏血管源性肿瘤相鉴别.该肿瘤易发生远处脏器转移,预后差,手术

作者:陈璐;张艳梅;吴丽华;焦宇飞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20 年 28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176
作者:
陈璐;张艳梅;吴丽华;焦宇飞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2020 年 28卷 20期
标签:
脾脏肿瘤 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angiosarcoma in the spleen,P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发生于脾脏的原发性血管肉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观察其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结果:患者女性,40岁.以"腹胀、腹痛、乏力1月余"入院.CT显示脾脏多发结节性占位.大体上脾脏正常结构完全消失,呈灰黄多结节状.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肿瘤大部分区域排列呈血窦样或裂隙样;部分区域血管腔相互吻合成复杂的海绵状、蜂窝状;部分区域可见不规则血管样结构沿血窦分布、突向血窦腔内,形成乳头簇结构突入管腔;另外可见分化较差的区域呈实性、梭形细胞结构.细胞异型性在不同区域表现不一致,大部分区域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少部分区域衬覆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约9个/10 HPF).肿瘤组织出血明显.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弥漫表达ERG、CD31、CD34、Vimentin、FLI-1,不表达FⅧ、CD68、SMA、desmin,Ki-67增殖指数约30%.结论: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非常罕见,但具有特异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与脾脏血管瘤、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等脾脏血管源性肿瘤相鉴别.该肿瘤易发生远处脏器转移,预后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