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223

目的:评估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检查,以间碘苄胍(131 I-MIBG)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比较CT扫描、131 I-MIBG全身平面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出阳性病灶37个,采用CT、SPECT、SPECT/CT三种方法检出阳性病灶数分别为29、31、36个;以手术病理为金指标,对比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81.81%、86.00%、86.20%、85.71%,96.55%、85.71%、92.00%、90.32%、94.73%和100%、87.50%、96.00%、94.44%、100%.结论: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和131 I-MIBG全身平面显像,是目前诊断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而CT具有扫描速度快定位准确特点,SPECT对于了解全身病灶分布优势明显,这两种显像方法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白永利;王林;董莉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21 年 2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223
作者:
白永利;王林;董莉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2021 年 29卷 4期
标签:
嗜铬细胞瘤 131I-间碘苄胍 SPECT/CT 鉴别诊断
目的:评估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检查,以间碘苄胍(131 I-MIBG)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比较CT扫描、131 I-MIBG全身平面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出阳性病灶37个,采用CT、SPECT、SPECT/CT三种方法检出阳性病灶数分别为29、31、36个;以手术病理为金指标,对比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81.81%、86.00%、86.20%、85.71%,96.55%、85.71%、92.00%、90.32%、94.73%和100%、87.50%、96.00%、94.44%、100%.结论: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和131 I-MIBG全身平面显像,是目前诊断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而CT具有扫描速度快定位准确特点,SPECT对于了解全身病灶分布优势明显,这两种显像方法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