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20

目的 建立弓形虫快速鉴定方法,进行国内实验动物感染调查,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全国60个不同厂家的12 394只实验动物(包括:猴290只、小型猪425只、犬579只、兔1 234只、地鼠372只、豚鼠1 363只、大鼠987只、小鼠7 144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物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CAg.利用PCR技术鉴定弓形虫p30基因.应用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识别弓形虫虫体.结果 用ELISA从12 394份动物血清中检出4份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在这4份抗体IgG阳性样本中都发现了弓形虫虫体和DNA.通过PCR扩增p30基因的分子特性证明了样本中弓形虫病原体的存在.通过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弓形虫速殖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12 394只实验动物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率为0.03%(4/12 394).结论 ELISA、PCR、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相结合可完成实验动物的弓形虫检验工作.国内实验动物中存在弓形虫感染.因此,建议设计合理的筛查程序用于防止动物传播的弓形虫病.有必要开发新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快检技术用于这一重要人兽共患病的未来研究.

作者:高正琴

来源:实验动物科学 2018 年 3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20
作者:
高正琴
来源:
实验动物科学 2018 年 35卷 5期
标签:
弓形虫 感染 鉴定 实验动物 中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
目的 建立弓形虫快速鉴定方法,进行国内实验动物感染调查,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全国60个不同厂家的12 394只实验动物(包括:猴290只、小型猪425只、犬579只、兔1 234只、地鼠372只、豚鼠1 363只、大鼠987只、小鼠7 144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物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CAg.利用PCR技术鉴定弓形虫p30基因.应用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识别弓形虫虫体.结果 用ELISA从12 394份动物血清中检出4份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在这4份抗体IgG阳性样本中都发现了弓形虫虫体和DNA.通过PCR扩增p30基因的分子特性证明了样本中弓形虫病原体的存在.通过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弓形虫速殖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12 394只实验动物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率为0.03%(4/12 394).结论 ELISA、PCR、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相结合可完成实验动物的弓形虫检验工作.国内实验动物中存在弓形虫感染.因此,建议设计合理的筛查程序用于防止动物传播的弓形虫病.有必要开发新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快检技术用于这一重要人兽共患病的未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