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0 | 下载136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5年1月-2008年5月本院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24 h的64例危重患儿分为肺源性疾病组(44例)及非肺源性疾病组(20例).应用Evita 4呼吸机进行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rs)、呼吸道阻力(Raw)、平均呼吸道压(MAP)、每分钟通气量(MV)、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量与心排出量的比值(Qs/Qt)、呼吸指数(RI)等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及血气分析评价,分析其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 肺源性疾病组与非肺源性疾病组患儿Crs、Raw、MAP、MV、OI、Qs/Qt、RI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0.01).随着肺源性疾病的恢复,上述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a<0.05,0.01).Crs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872 P<0.01).肺源性疾病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较非肺源性疾病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时动态监测患儿呼吸力学指标变化,可进一步反映危重患儿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气分析与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一致,可以判断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评估通气策略,确定撤机时机,指导治疗,增加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减少呼吸机治疗并发症.

作者:陈建丽;黄莉;徐艳霞;彭莉;梁雪雯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年 23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0 | 下载:136
作者:
陈建丽;黄莉;徐艳霞;彭莉;梁雪雯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年 23卷 18期
标签:
危重症 呼吸衰竭 呼吸力学 血气分析 儿童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5年1月-2008年5月本院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24 h的64例危重患儿分为肺源性疾病组(44例)及非肺源性疾病组(20例).应用Evita 4呼吸机进行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rs)、呼吸道阻力(Raw)、平均呼吸道压(MAP)、每分钟通气量(MV)、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量与心排出量的比值(Qs/Qt)、呼吸指数(RI)等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及血气分析评价,分析其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 肺源性疾病组与非肺源性疾病组患儿Crs、Raw、MAP、MV、OI、Qs/Qt、RI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0.01).随着肺源性疾病的恢复,上述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a<0.05,0.01).Crs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872 P<0.01).肺源性疾病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较非肺源性疾病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时动态监测患儿呼吸力学指标变化,可进一步反映危重患儿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气分析与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一致,可以判断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评估通气策略,确定撤机时机,指导治疗,增加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减少呼吸机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