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4 | 下载72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 对370例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巢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 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测定MP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并筛选出耐药株;除23S rRNA结构域Ⅴ区外,通过PCR扩增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有关的23S rRNA结构域Ⅱ区及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围立生物信息中心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的相应基因序列作比对.结果 370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MP 50株.其中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耐药株的红霉索MIC显著升高.50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均末出现23S rRNA结构域Ⅱ区的基因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4中,其中6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分别出现了58位C→A、66位T→G、81位G→T、162位C→A和(或)430位A→G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22中,50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均出现了508位T→C点突变,且其中11株和标准株FH还分别出现了62位C→A、65位T→A和(或)279位T→C点突变.结论 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23S rRNA结构域Ⅴ区中心环的药物作用靶位基因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有体内诱导出耐药株的可能性.

作者:刘禧杰;辛德莉;李靖;王斯;史大伟;崔菲菲;付小燕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年 23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4 | 下载:72
作者:
刘禧杰;辛德莉;李靖;王斯;史大伟;崔菲菲;付小燕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年 23卷 22期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点突变 核糖体蛋白L4 核糖体蛋白L22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 对370例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巢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 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测定MP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并筛选出耐药株;除23S rRNA结构域Ⅴ区外,通过PCR扩增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有关的23S rRNA结构域Ⅱ区及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围立生物信息中心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的相应基因序列作比对.结果 370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MP 50株.其中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耐药株的红霉索MIC显著升高.50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均末出现23S rRNA结构域Ⅱ区的基因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4中,其中6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分别出现了58位C→A、66位T→G、81位G→T、162位C→A和(或)430位A→G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22中,50株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均出现了508位T→C点突变,且其中11株和标准株FH还分别出现了62位C→A、65位T→A和(或)279位T→C点突变.结论 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23S rRNA结构域Ⅴ区中心环的药物作用靶位基因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有体内诱导出耐药株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