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85 | 下载356

目的 探讨促皮质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及最佳剂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I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ACTH 20 IU/d,20例),B组(ACTH 40 IU/d,20例)及C组(丙戊酸钠糖浆,20例).A组与B组静脉滴注ACTH治疗2周后改为泼尼松口服;若未完全控制或无效,则ACTH继续原量再静脉滴注2周后改为泼尼松口服;C组口服氯硝西泮联合丙戊酸钠糖浆治疗.比较A组、B组及C组对IS患者临床疗效、脑电图(EEG)改变、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明确IS的最佳治疗药物及剂量.结果 A组和B组治疗IS 4周,有效率分别为75.0%(15/20例)和70.0%(14/20例),EEG缓解率分别为40.0%(8/20例)和45.0%(9/20例),近期疗效相似,均明显高于C组[有效率30.0%(6/20例),EEG缓解率为10.0%(2/2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11、6.624,P均<0.05);所有患儿完成0.5~3.0年随诊,评价远期疗效.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30.0%(6/20例)和30.0%(6/20例),EEG缓解率分别为35.3%(6/17例)和37.5%(6/16例),均明显高于C组[有效率5.0%(1/20例),EEG缓解率5.9%(1/1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29、6.455,P均<0.05).A组与B组在控制痉挛发作、改善EEG高峰节律紊乱、智力改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25、0.000;t=1.95,P均>0.05);且A组的不良反应发

作者:王治静;汪东;李霞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年 29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85 | 下载:356
作者:
王治静;汪东;李霞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年 29卷 21期
标签:
促皮质素 婴儿痉挛 随访研究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Infantile spasms Follow-up study
目的 探讨促皮质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及最佳剂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I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ACTH 20 IU/d,20例),B组(ACTH 40 IU/d,20例)及C组(丙戊酸钠糖浆,20例).A组与B组静脉滴注ACTH治疗2周后改为泼尼松口服;若未完全控制或无效,则ACTH继续原量再静脉滴注2周后改为泼尼松口服;C组口服氯硝西泮联合丙戊酸钠糖浆治疗.比较A组、B组及C组对IS患者临床疗效、脑电图(EEG)改变、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明确IS的最佳治疗药物及剂量.结果 A组和B组治疗IS 4周,有效率分别为75.0%(15/20例)和70.0%(14/20例),EEG缓解率分别为40.0%(8/20例)和45.0%(9/20例),近期疗效相似,均明显高于C组[有效率30.0%(6/20例),EEG缓解率为10.0%(2/2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11、6.624,P均<0.05);所有患儿完成0.5~3.0年随诊,评价远期疗效.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30.0%(6/20例)和30.0%(6/20例),EEG缓解率分别为35.3%(6/17例)和37.5%(6/16例),均明显高于C组[有效率5.0%(1/20例),EEG缓解率5.9%(1/1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29、6.455,P均<0.05).A组与B组在控制痉挛发作、改善EEG高峰节律紊乱、智力改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25、0.000;t=1.95,P均>0.05);且A组的不良反应发